产品知识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产品知识

新闻资讯 / News

高低压电器自动化试验设备的常见故障类型与排查

发布时间:2025-06-28 17:11:00 来源:乐清市通欣检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

一、电气故障
(一)电源故障
  1. 故障现象:设备无法启动,电源指示灯不亮;输出电压不稳定或无输出;开机时断路器跳闸。

  1. 故障原因:电源输入线路断路、短路或接触不良;变压器绕组烧毁、铁芯故障;整流模块、滤波电容损坏;电源控制板卡故障。

  1. 排查方法:使用万用表检测输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,检查断路器、熔断器是否熔断;观察变压器外观有无烧焦痕迹,测量绕组电阻值;检测整流模块输出电压,替换损坏的滤波电容;通过替换法测试控制板卡,判断是否存在故障。

(二)传感器故障
  1. 故障现象:试验数据异常,如电压、电流、温度测量值偏差大或无数据;设备误报警(如过压、过流报警)。

  1. 故障原因:传感器自身损坏(如探头老化、内部电路故障);传感器接线松动、短路或断路;信号传输线路受电磁干扰。

  1. 排查方法:使用标准信号源对传感器进行校准,对比测量值与标准值;检查传感器接线端子,连接牢固,测量线路电阻;对信号传输线路进行屏蔽处理,检查屏蔽层是否接地良好;若传感器损坏,及时更换同型号备件。

(三)电气连接故障
  1. 故障现象:设备运行时出现间歇性断电、异常发热;试验过程中电压波动大;局部放电现象。

  1. 故障原因:接线端子松动、氧化;电缆绝缘层破损、老化;接触器、继电器触点烧蚀或接触不良。

  1. 排查方法:检查电气连接点,紧固松动的端子,清理氧化层;使用绝缘电阻表检测电缆绝缘电阻,更换破损电缆;观察接触器、继电器触点状态,若有烧蚀需更换部件,或通过测量触点接触电阻判断接触情况。

二、机械故障
(一)运动机构故障
  1. 故障现象:试验台位移不准确、卡顿或无法移动;开关分合闸动作迟缓、不到位;机械部件异常振动或异响。

  1. 故障原因:伺服电机故障(如绕组短路、编码器损坏);传动部件(丝杠、导轨)磨损、润滑不良;机械结构安装误差或变形。

  1. 排查方法:使用伺服驱动器诊断功能检测电机状态,测量绕组电阻;检查丝杠、导轨表面磨损情况,补充润滑脂;校准机械结构安装位置,调整传动部件间隙;若编码器损坏,需更换并重新进行电机调试。

(二)机械部件损坏
  1. 故障现象:断路器触头磨损严重;绝缘子破裂;机械连杆断裂。

  1. 故障原因:长期频繁操作导致部件疲劳;试验过程中过载、冲击;部件材质或制造工艺缺陷。

  1. 排查方法:定期拆解检查关键部件,测量触头磨损量,超过标准需更换;观察绝缘子外观,若有裂纹及时更换;分析机械连杆断裂原因,检查是否存在设计缺陷或异常受力,更换损坏部件并优化结构。

三、软件与控制系统故障
(一)软件运行故障
  1. 故障现象:试验程序无法启动或运行中闪退;数据记录错误、丢失;界面显示异常。

  1. 故障原因:软件版本不兼容;程序代码存在漏洞;系统感染病毒或恶意软件;数据库连接失败。

  1. 排查方法:检查软件版本,更新至新稳定版本;使用调试工具排查代码错误,修复漏洞;对系统进行病毒查杀,恢复被篡改的文件;检查数据库服务器状态,网络连接正常,重新配置数据库连接参数。

(二)控制系统故障
  1. 故障现象:PLC、控制器无法正常工作;设备无法响应操作指令;自动化流程中断。

  1. 故障原因:控制器硬件损坏(如 CPU 模块故障、I/O 板卡损坏);通信协议不匹配;控制程序逻辑错误。

  1. 排查方法:通过控制器诊断指示灯判断硬件状态,替换故障模块;检查通信线路连接,确认通信协议设置正确;使用编程软件在线监控控制程序,分析逻辑错误并修正。

四、其他故障
(一)电磁干扰故障
  1. 故障现象:数据采集出现较大误差;设备误动作;通信中断或数据传输错误。

  1. 故障原因:试验现场存在强电磁干扰源(如高频设备、电焊机);设备屏蔽措施失效;接地不良。

  1. 排查方法:定位干扰源,对干扰设备采取屏蔽、滤波措施;检查设备屏蔽层是否完整,接地电阻符合要求(一般≤4Ω);优化信号传输线路布局,避免与干扰源近距离平行布线。

(二)安全防护故障
  1. 故障现象:急停按钮失效;安全联锁装置不动作;防护门打开时设备未停止运行。

  1. 故障原因:急停按钮内部触点损坏;安全联锁传感器故障;控制电路断路或短路。

  1. 排查方法:检测急停按钮触点通断状态,更换损坏按钮;检查安全联锁传感器(如接近开关、光幕)工作状态,调整安装位置或更换传感器;使用万用表排查控制电路线路,修复断路、短路问题。

在进行故障排查时,应遵循 “先易后难、先外后内” 的原则,逐步缩小故障范围。同时,建立设备故障档案,记录故障现象、原因及解决方法,为后续维护提供参考,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。